2008年1月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俺是海岛新居民俺做主
本报记者 陈岚 文/摄

  近年来,伴随着舟山经济的迅速发展,大量外来人员涌入舟山,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。据统计,2001年,舟山市外来人口总数约为8万人,到2007年,已经接近23万人。目前,舟山全市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约为4.3:1,个别地方出现了比例“倒挂”的现象。
  如何才能使来自异乡的打工者与本地居民和谐相处,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,成为当地有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新年伊始,记者来到舟山,感受“海岛新居民”的新生活。

  新居民党支部 成了新老居民的粘合剂 
  56岁的张文球来自安徽滁州,1996年到舟山打工。刚到舟山,他做过搬运工、泥水工。几个月后,他在沈家门街道大蒲湾社区开了家米店。因为他店里的米价格便宜质量好,所以生意一直不错。
  生活安定下来之后,张文球依然感觉心里有些空落落的。背井离乡来到舟山,身边的朋友不多,交往圈子也仅仅局限于一群老乡。更让张文球难过的是,他是一个有着近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,可是到了舟山之后,他从来没有过过组织生活,连党费也只能托老乡带回老家去交。
  因为张文球的店离社区的办公室很近,他发现社区的党员活动很丰富,心里很羡慕,就时不时在社区办公室窗外张望。细心的社区党委书记吴素月发现了,找到张文球谈心。
  “我来舟山好几年了,也很想参加党组织生活……”张文球的话让吴素月一下子产生了一个想法:社区的外来人员有三千多人,要是能让他们当中的党员引导大家参加社区的活动,工作开展起来应该更方便。
  2003年10月,大蒲湾社区新居民党支部正式成立,在老家做了20年村支书的张文球当选支部书记。党支部根据党员籍贯的不同,划分为几个小组。由于语言、风俗相似,在化解社区内具体矛盾时,党支部的话新居民特别爱听。
  一年秋天,舟山天旱,用水紧张,外来民工便自己挖了口井打水喝。一次,他们发现当地菜农用他们的井水浇菜,就不乐意了,与菜农发生了摩擦。张文球得知后,找外来民工谈心:“我们到舟山来,没啥东西带来。我们吃的、用的都来自这块土地,咱挖了这口井也带不回去,让周围人一起用用有啥要紧?”同时,支部又通过社区联系当地菜农,告诉他们这口井是供饮用的,希望他们在用水时,注意一下卫生。两边一调解,矛盾再没发生。
  2005年台风“麦莎”袭击舟山,八十多名住在窝棚中的民工兄弟被社区转移到安全地带。台风过去后,社区的一块黑板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感谢词:“台风来袭时,社区干部及时帮我们转移,安顿我们的生活,居民们也无私地帮助我们,对此,我们十分感谢……”落款是“民工兄弟”。
  这段感谢词,更是把大家连在了一起。打那以后的几年,每次台风来袭,社区都会上演感人的一幕幕:周围邻居争先让受灾的民工兄弟到自己家住;民工中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,则顶着狂风暴雨为低洼地区的居民排水。
  如今,社区各项大大小小的活动中,新居民们成了积极参与的主力军。通过新居民党支部的牵线搭桥,越来越多的民工兄弟义务加入到社区的宣传、环保、治安巡逻等各项工作中,争相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出力。

  外来居民当副主任 积极维权效果响当当
  城东街道洋岙社区,是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。因为附近有很多房地产施工项目,近几年来,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急剧增加,已经超过了本地常住人口的数量。由于语言不通、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,矛盾纠纷时有发生。
  2005年6月,舟山全市第一个外来人口自治组织——洋岙社区新居民委员会应运而生。来自湖北恩施的黄凤海,被推举为新居民委员会的专职副主任。
  黄凤海因为热心助人,在当地新居民的圈子里,是个响当当的人物。当选副主任后,他承担起了新居民矛盾调解、计生、暂住人口管理等工作。
  “调解工作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。第一次帮居民维权,就碰到了钉子。”
  老黄回忆说,那次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受了工伤,住院四个月后花完了所有的积蓄。老黄知道后,立即去找这个务工者的老板。但是几次下来,那个老板对他这个老实巴交的“干部”爱理不理,还蛮横地拒绝了老黄提出的赔偿要求。
  那次事情让老黄彻底明白,调解工作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。于是,他千方百计托朋友找到了当地一位热心的律师。律师被老黄的执着感动,在他的帮助下,老黄渐渐熟悉了相关的政策法规,明白了掌握事实证据的重要性。在跑了十几趟之后,老黄终于成功地帮打工兄弟要回了赔偿金。
  如今在老黄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上,摆放着《工伤办案常用手册》和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》。老黄说,这两本书是他维权时的武器,平时一有空就会翻翻。2005年至今,老黄已经帮助打工兄弟成功维权44起。
  除了主持新居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,老黄还主动挑起了帮民工兄弟介绍工作的担子。
  要让招工单位和外来务工者都满意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老黄说,他有个秘诀。打开办公室靠墙的一组柜子,里面摆放着厚厚几本新居民登记资料,详细记录了新居民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。有了这些资料,老黄对民工兄弟的特长、工作需求状况了如指掌,每次都能为企业找到合适的人选。
  老黄告诉记者,他现在做的这个主任,每月的工资是1000块钱,比当初自己打工时赚的还少一些,但是他做得很开心也很带劲。“这份工作钱不多,要做的事情也很繁杂,但它很有意义。每次帮他们做了事,我心里就非常有成就感,这工作也就越做越有劲了。”
  如今,老黄不仅仅是新居民委员会的副主任,还当选为定海区政协委员、社区新居民工会主席等。老黄说,他现在正有一个计划,要趁着《劳动合同法》的实施,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,给辖区里的1700个打工兄弟分期分批地上上课。“我已经在定海区工会开的培训班听过课了。我打算再加上些具体的例子,好好备备课,讲给大家听。”

  用心来温暖心 新居民积极回馈邻里情
  记者在舟山定海区解放街道晓峰社区采访的过程中,社区干部向记者推荐了一个一定要见的人。他叫田少华,1999年从安徽到舟山打工,如今已经是手下有十几个工人的“小老板”,同时,他又是个热心公益的海岛新居民。
  刚见到田少华的时候,记者很吃惊,社区干部口中的“小老板”竟然住在一间低矮的窝棚里,屋里的陈设很简单,从天花板上的一些缝隙里还可以清楚地看见外面的天空。
  社区干部告诉记者,田少华在他们这个社区住了近十年,每年都会从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里面,拿出挺大一块来捐助社区里的贫困老人。社区的义工服务、义务巡逻等等,他也是样样争先。
  记者问田少华这么做的初衷,他的回答很简单也很质朴:“因为这里的人都对我们很好,所以我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。”
  田少华说,他一到舟山,就和一同来打工的表兄一起租住到了晓峰社区。一开始他们靠打零工为生,生活过得很拮据。当时社区里开设了“爱心超市”,里面有不少社区居民捐助的生活必需品,只要他们需要,就可以不花一分钱,各取所需;有些打工兄弟没有地方住,社区就建起了“新居民之家”,里面有水有电有煤气,收取的租金非常低廉;每年过年,社区都会把不回家的打工兄弟聚到一起,吃年夜饭……
  所有的这些细节都让他这个外乡人看在眼里,感动在心里。他一直想着,要用自己的能力,来回馈当地人对新居民的关爱。
  于是,田少华开始主动和邻居家一位五十多岁的五保户老人结对子。因为老人行动不方便,又需要常年吃药,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盛夏酷暑,田少华都会及时帮老人买药,洗衣烧水,添置生活必需品。逢年过节,他还会给老人包个红包,让老人也感受到亲人一般的温情。
  因为田少华会一些水电装修的手艺,他还经常会留意社区其他困难户家里的情况,遇上电线老化、水管漏水,他都主动掏钱帮忙换上。
  2005年,田少华在社区党支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。从那以后,他开始带领更多的打工兄弟加入到社区服务的行列中来。
  在新老居民的共同努力下,如今晓峰社区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。六十多岁的刘贺发老人感慨地说:“过去,外来人员喝酒闹事,群众意见很大;现在可完全不一样了,新老居民关系好得就像一家人……”
  田少华告诉记者,在街坊邻里的帮助下,他的装修生意越来越好,每年能攒下来的钱也越来越多了。如今,他已经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接到了身边,全家人打算用几年的时间,在舟山买套房子。说起对未来的憧憬,田少华踌躇满志:“新家我还是要安在这个社区,这么多年了,舍不得离开了。”

  记者手记:
  在舟山整整两天的采访过程中,记者所到之处,听到人们对外来打工者的称呼都相当一致——新居民。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,让身在舟山的异乡客,从心底深处涌出温暖。
  尽管新居民的工作生活条件还不尽如人意,就医难、子女求学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。然而,善待新居民是一个需要长期营造的庞大系统工程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从外来务工者到“新居民”,这便是一种观念的更新,是一个良好的开端。
  正如舟山市委副书记钟达在舟山市综治办主办的杂志《新居民》的创刊词中所说的:一个有活力的城市,必定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。我们坚信,广大新居民在舟山这片沸腾的热土上播种了希望的种子,也必然在收获的季节里分享到醉人的收成!